【揭秘】昔日干旱贫瘠的小村庄,如今收入近十亿元!村民入股一万,分红9100!

央视财经 2018-08-01 01:01:37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陕西省咸阳市的袁家村是地处渭北的小村子,曾经只有62户286人。这里干旱贫瘠,被叫做“点灯没油、耕地没牛,干活选不出头”,甚至在十年前差点沦为空心村,而十年后的今天,袁家村年收入达到了近十亿元。 开小铺卖豆脑一年收入近百万 曹培峰今年68岁,曾经是袁家村隔壁村的村民。2010年,袁家村小吃街建成后,

陕西省咸阳市的袁家村是地处渭北的小村子,曾经只有62户286人。这里干旱贫瘠,被叫做“点灯没油、耕地没牛,干活选不出头”,甚至在十年前差点沦为空心村,而十年后的今天,袁家村年收入达到了近十亿元。

开小铺卖豆脑一年收入近百万

曹培峰今年68岁,曾经是袁家村隔壁村的村民。2010年,袁家村小吃街建成后,他就来到了袁家村开始经营自己的豆腐脑小摊,一年最多能有86万元的收入。

△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视频

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村民 曹培峰:以前在家的时候什么都干过,养过羊、养过牛、也包过地,但是都挣不到钱,那时候一年都挣不到几万块钱,甚至有的时候还亏本。

△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

曹培峰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,父辈就是靠做豆腐脑维持生计。到曹培峰这里的时候,也仅仅只能维持生计。因为做豆腐脑不赚钱,曹培峰还得白天种地,晚上挑着担子挨家挨户地吆喝着卖豆腐脑。

2010年,袁家村小吃街建成开始经营。当年九月,曹培峰带着家人来到这里,成为了袁家村小吃街中的一员。自从来到这里,曹培峰的豆腐脑生意就非常火爆。尤其是过节的时候生意较好,一天可以卖掉2700多碗豆腐脑,收入7000多元钱。一天的营业额甚至超过了自己以前在村里一年的营业额,还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走家串户去卖。其实,豆腐脑生意火爆,除了曹培峰自己的手艺好,也得益于曹培峰豆腐脑店所在的位置。

△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小吃街游客

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,曾经是一个只有62户人家的小村子。上世纪80年代,这里曾经是山西省的小康村,然而进入到90年代之后,随着村办企业纷纷倒闭,年轻人大多出门打工,这里又成了“空心村”。

为了让村子不再继续萧条破败,2007年,袁家村村干部和村民提出发展乡村旅游,振兴袁家村。但是当时根本没人支持,而且还觉得异想天开。因为袁家村一没有山清水秀的风景,二没有古镇老村的风貌,就凭着村里的几间旧房子和祠堂怎么搞旅游。

当时的村干部提出,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,让游客体验关中民俗和文化。村民全部保留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建筑,就把自己家的关中美食拿出来招待客人。没想到,三年时间,袁家村成了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匹黑马。

随着游客的激增和大家对关中美食的喜爱,袁家村专门建了一条关中美食小吃街,周边只要会做地道小吃的村民都可以来这里经营,而且不收房租。曹培峰也是那个时候来到了这里,现在生意火得不得了,甚至每天排名前列锅豆腐脑还没做好,就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。

现在袁家村的小吃街,有近100家小吃店,经营者都是袁家村或者周边村的村民。曹培峰的豆腐脑店一年能卖86万并不算多,最多的小吃店一年能赚到两、三百万。当然,也有收入比较少的小吃店,但是他们并不担心。

△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小吃街

因为曹培峰所在的小吃街是由所有商户投资入股的合作社,2012年合作社模式被提出,这样每个经营者也都是股东,每年集体分红,这样的模式既可以使村民们的收入均衡,也避免了恶意竞争。不仅如此,袁家村的小吃街还是由袁家村旅游公司统一经营,要求小吃街一店一品,不能重复,原料统一采购。这样保证了小吃的安全和品质。

2015年袁家村整合周边十个村子,成立袁家社区,曹培峰和很多人一样成了这里的新村民。村里还在离小吃街不远的地方给盖了楼房,每平米售价才1000多块钱,曹培峰就买了个130平米的大三居和老伴住。

曹培峰的豆腐脑之所以好吃,还因为原料都是袁家村自产的。醋就是其中之一,曹培峰来这里打醋只要刷卡就行。因为曹培峰不仅仅是醋坊的大客户,也是醋坊的股东。其实,在袁家村除了小吃街合作社以外,还有醋坊、油坊、面坊、辣椒、酸奶等二十多家合作社。村民都可以入股,入股多的村民几乎每个月都可以分到各个合作社的分红,最多的一年光是分红就能拿到十几万。

入股一万 分红9100,这里的村民数钱数到手软

和曹培峰一样,马秋凤现在也是袁家村的新村民,而且既是醋坊的大客户又是股东。当时来袁家村的时候,就是因为袁家村的房租不要钱。

△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视频

2012年的时候,马秋凤成了袁家村粉条合作社的社长。刚刚经营的排名前列年生意不太好,村民都帮着想办法。从制作粉条的原材料开始,到后面的加工环节,马秋凤得到很多村民的帮助。2013年,马秋凤的粉条生意就有了很大起色,还在粉条合作社的门口卖起了酸辣粉。现在马秋凤的粉条合作社一年的毛收入有600多万,纯利润有200多万,村民入股一万元,一年可以分到9100多块钱的利润。

△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粉条合作社社长马秋凤

粉条合作社的生意越做越大,马秋凤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。两年前,马秋凤从袁家村旁边的村子招了不少贫困户给自己打工,攻旦旦就是其中之一。攻旦旦在合作社工作一个月的工资2300元,她现在打工两个月的工资比她以前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还要多。但是现在,攻旦旦较大的遗憾,就是她还没有能力入股合作社,成为股东。

袁家村的这二十多个合作社都是在2012年以后陆续成立的,股东们都是袁家社区的村民。而且入满以后,就不能再添股了。在袁家村入股合作社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收入多的村民要少入点,贫困户和低收入的人可以多入点。这样均摊下来,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,共同富裕的目标一个也落不下。

像攻旦旦这样来袁家村打工的周边村贫困户也不少,大家都等着盼着袁家村的合作社再扩股。

袁家村粉条合作社的分红大会通常都是每年7、8月份分红。按照今年的收入计算,每个股东的收益率是91%。

曹培峰的大儿子曹大路也入股了粉条合作社,今天他分到了18200元。曹大路表示,最多的时候他分过三万多。所有的利润加起来有六七万。

△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精品民宿

每年都能分到不少红利的还有袁家村原住村民张淑玲。2007年袁家村搞乡村旅游的时候,她开了一家农家乐,有22间客房,一百多块一间,生意好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。事实上生意更好的是这里的20多家精品民宿,那些外来的投资者,看中的就是袁家村的优质资源。一位民宿负责人告诉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记者,袁家村现在自带流量,有点像网红村了。

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变成了如今年收入近十亿元的网红村,袁家村依靠的不仅仅是本身的资源,也需要村民的劳动和智慧。现在的袁家村从过去的62户286人的小村变成了袁家社区10000多人,外来创业3000多人的超级大村。

在袁家村,越来越多的文创产业加盟也让这个关中古村越来越有文化气息。袁家村的研学社结合了关中民俗,很多来到袁家村的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动手感受像剪纸、织布、饮食文化这样多种多样的关中非遗文化。

同时,研学社还着手开发农耕体验,想把袁家村的孩子和城市里来旅游的孩子做一个文化交流。让孩子们一起做农耕,让孩子们一起插苗、养鸡、收鸡蛋、放羊,体会乡土气息,拉近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文化距离。

【半小时观察】

乡村振兴:向改革要红利 向创新要财富

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为总要求的“乡村振兴”战略。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袁家村土地贫瘠、自然资源匮乏,然而,短短十年间却变成了一个年收入近十亿元的网红村。其日新月异的发展,翻天覆地的变化引人深思。中国地域广大、自然、经济条件差异巨大,对于那些远离经济发达地区、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村来说,要想实现产业兴旺确实是一个难题。袁家村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,改革是较大的红利,创新蕴藏着无穷的财富。只要开动脑筋、勇于创新,贫瘠的土地一样也可以结出金灿灿的果实。

创新助力乡村振兴!

转载请注明“央视财经”

你会喜欢

热҈热҈热҈热҈热҈ ! 多地高温可达40℃!“烧烤+蒸笼”感受一下!

【热搜】哪凉快哪呆着?旅游市场涌现一个新"风口"→

来源: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

本文编辑:王艺燃

觉得不错,欢迎点赞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